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进口粮食受损情况屡有发生
      
  近日,北仑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在对入境的“枫树”号轮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该船1号货舱中靠近船头的货物表面有大面积的大麦发生结块,并伴有发霉、发芽和发热的现象。货物表面海损面积达250平方米以上,深度在2米以上,全部残损部分数量约为500吨,部分受损大麦数量约为1230吨,涉及金额为35万美元。检验检疫人员作出了单独分卸、集中堆放、统一处理的监管措施,使受损的大麦与正常的货物分离,确保进口食品的卫生。

  今年一季度,北仑检验检疫局在进境粮食中截获各类疫情50种201批次。同时发现4批次的粮食不同程度上受损,分别是散装大豆和大麦海损结块、袋装大米外包装受潮、集装箱散装大米中发现活虫害,这些因结块、霉变而无法食用的粮食总重量达到2224吨。

  分析受损原因,一是粮食运载船只在长途跋涉过程中遭遇恶劣天气情况,如大雨、巨浪,船方没有及时关闭货仓,导致仓内粮食被打湿致使水湿霉变情况发生。二是部分船只及集装箱服役年龄过长,有不同程度破损,导致雨水入。三是装货港操作不当和仓储害虫孵化等原因。

  针对以上情况,检验检疫人员首先加强了卸货前的现场感官检验力度,特别是对旧船提高警惕,更加细致地执行现场感官检验。其次对于含有霉变、水湿等现象的进境粮食采取单独清理、集中堆放、统一处理的监管措施,来确保进境受损粮食得到有效处理。此外,该局还加强对进境粮食的实验室检测力度,增加了农药残留项目和有毒杂草种籽等项目的监测,确保进口粮食有效监控。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