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南平海关不断优化通关环境,积极配合地方“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创业竞赛活动的开展,大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南平市年度外贸出口首次突破2亿美元大关,总值达2.24亿美元,同比增加33.75%。南平海关主要做法有:
一是创造透明的政策环境。南平海关将企业办理注册备案、年审、报关、加工贸易手册和减免税业务等海关手续的审批程序及其所需材料印成卡片,方便企业查阅;同时,主动向企业宣讲海关政策法规,公布海关监管动态和总署公告,提供相关的国家外贸信息,增强执法透明度,将海关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塑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一方面,南平海关加强规范内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避免扯皮推诿现象的发生,提高工作效能和效率;另一方面,以执行海关人员“六项禁令”为廉政建设主线,深入开展行风建设,进一步树立和巩固了海关队伍廉洁勤政、公正执法的良好风气。
三是打造高效的服务环境。南平海关积极开展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全程跟踪服务等服务项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提高了通关效率。例如,在报关现场设立咨询台,为企业报关导航,提醒注意事项,指导报关单证的正确填写,减少因报关员业务不熟造成报关差错;采取与工商等部门联合年审方式,派专人深入到各县、市,实行“一站式办公”,极大方便了企业。此外,针对山区企业报关业务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定期开设报关业务讲座,辅导新企业做好第一票报关业务,扶持企业上路。
四是营造平等的交流环境。南平海关通过定期走访企业,增强关企之间的交流,广泛听取企业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推动关企关系良性互动发展;同时,主动开展成立专业报关企业的可行性调研等工作,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出谋献策,取得地方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