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海关缉私局组建以来,认真贯彻落实海关总署、公安部关于严历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的一系列指示精神,重拳出击,积极开展缉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五年来,共侦办毒品走私案件11起,查获“摇头丸”7020粒、“K粉”(氯胺酮)5008克、大麻9克、易制毒化学品丁酮2310公斤、胡椒醛100公斤;抓获走私毒品犯罪嫌疑人23名,其中逮捕10人,现已判刑9人。主要工作有:
一、构建覆盖全关区的缉毒网络。福州关区地处东南沿海,由于地缘和历史原因,关区毒品犯罪现象历来比较突出。根据福州关区查缉毒品走私的实际情况,2001年7月,福州海关决定在缉私局侦查处设立缉毒科,作为打击毒品走私的专门机构。缉毒科成立后,于8月、9月相继破获“8.2”、“9.3”两起特大走私毒品案件,查获摇头丸7020粒,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取得关区缉毒工作的“开门红”。目前,福州关区已初步形成了以专职缉毒队伍为主力、以基层缉私分局为支撑、以海关业务现场为依托的缉毒网络,有效保持了打击毒品走私犯罪的高压态势。
二、强化缉毒工作业务基础建设。福州海关缉私局把夯实业务基础作为增强缉毒工作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积极加大经费投入、设施保障、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加强对一线关员、缉毒警察的专业知识培训。2002年以来,组织一线关员、警员共60余人次参加联合国C51项目缉毒培训、福建省公安厅缉毒执法培训等多个培训班,全面学习毒品知识、查缉毒品的基本技能,系统掌握了侦查毒品走私案件的组织实施、措施手段、情报收集和特情建设等专业知识。二是为海关业务现场配备缉毒设备,不断提高关区现场查缉毒品的能力。两年来,通过向总署缉私局申请、自筹资金购买等方式添置了一大批缉毒专业设备,并遵循“向一线倾斜,向基层倾斜”的原则,为业务一线配发了毒品快速检测仪等缉毒设备,充分发挥缉毒设备的实践效用。
三、完善关区缉毒联系配合体系。福州海关缉私局注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配合,通过增强打击毒品走私的合力,不断提升缉毒协作的层次,有效提高缉毒工作的整体效能。一是强化“缉私工作必须根植于海关监管现场”意识,将缉毒工作向海关业务一线延伸,与关区内各业务现场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机制,切实缩减了移交线索、调查取证、抓捕犯罪嫌疑人、移送起诉等环节时间,从而提高了缉毒工作效率,增强了威慑力。二是加强与地方禁毒执法部门的联系配合。在缉毒实践中,与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物证鉴定中心、与福州市公安局警犬大队等单位形成了良好合作关系,提高了查验毒品的准确度,缩短了办案周期,节约了缉毒成本。
四、侦破了一批有影响的毒品走私大要案。几年来,福州海关缉私局积极参加公安部、海关总署以及省公安厅组织的一系列打击毒品走私专项行动,并结合关区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查缉毒品走私工作,取得显著战果。2003年,在“利剑行动”专项斗争中,共查办涉嫌走私毒品案件3起,查获易制毒化学品丁酮165公斤、毒品“K粉”2.004克及地西泮(安定)药片约1千克。2004年,在“遏制毒源打击毒品走私犯罪活动”专项行动中,一举破获“3.15”特大毒品走私案,缴获毒品“K粉”5000克,摧毁了一个境内外相互勾结,利用邮寄渠道走私毒品出境的犯罪团伙;并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