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和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拟对陆家嘴、外高桥、国际机场、新国际博览中心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域的加快形成采取联合重点服务措施,大力提升浦东新区口岸服务功能,促进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
据上海海关副关长陈帼培介绍,上海海关推出了支持浦东现代服务业发展五项配套服务措施,目的在于大力支持浦东新一轮的开发开放,进一步推动浦东新区口岸优势、产业优势、区域优势、政策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充分发挥。
该五项措施包括:一是发挥口岸优势,探索“放、控、管、评”一体化风险管理模式,逐步推广“风险式”通关,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二是发挥产业优势,支持在浦东国际机场设立上海空港保税物流园区,构筑多元化保税物流监管体系,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三是发挥区域优势,探索建立上海国际展品运输监管服务中心,构建海关对会展业的新型监管模式,支持浦东会展业发展。四是发挥政策优势,继续贯彻“聚焦张江”战略,落实有关进口税收政策,实行无纸通关、网上支付、联网监管,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便利。五是发挥企业竞争优势,加快推进保税物流中心(A型)试点及企业分类管理,支持促进跨国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发展,不断提高行政能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为了使五项措施得到落实,上海海关与浦东新区政府还建立了季度工作例会与情况通报、信息交换、重大课题合作研究、重大瓶颈问题会商等四项机制。
浦东开发开放15年来,上海海关强化服务经济意识,转变职能简化手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功能开发和制度创新,不断推出贸易便利新举措。支持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等特殊区域的良性运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会展业的快速崛起,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进驻,扶持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促进浦东外向型经济功能的充分发挥。
服务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体现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全球主要的国际城市都拥有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提升上海的城市竞争力,加快推进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作为改革的“试验田”、开放的“桥头堡”,浦东将用三年的时间努力构建“1+4+4”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即以筹建世博会为契机,以金融业为核心产业,以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商业贸易和会展旅游业为重点产业,带动文化服务业、房地产业、专业中介服务业和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服务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