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张家港海事局一心一意构建和谐海事
      

   一百个“你好”不如把一件事办好,一千次微笑不如注重一个实效。这是张家港海事局党委一贯坚持的理念。

五年来,张家港海事局着力构建和谐海事,努力为船舶营造一个最安全的通航环境,为船民奉献一份最优质的执法服务,为职工创造一个最温馨的成长环境,为社会构建一个最快速的搜救体系,为地方建设一条最高效的水上通道,有效推进了航运经济与通航安全的协调共进,船民利益与严格监管的和谐共赢。港口货物吞吐能力由1999年的2000多万吨猛增到2004年的6300万吨,水上交通事故由1999年的37起下降到2004年4起,长江张家港段旧貌换新颜,构建和谐海事的蓝色旋律激荡在长江万里碧波之上。

张家港海事局成功构建和谐海事得益于什么?

该局党委认为,共建和谐社会,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事关人民的利益,不是简单的口号,必须聚智、聚力、聚拍,倾心、尽心、贴心,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监管、优质服务。

 

时时倾心 让每个船民尽享海事文明

“海事工作,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船民百姓,是社会和谐的纽带”。在张家港海事局,这句话王士明局长已讲了好几年,全体党员干部则常挂在口,记在心。

常年到沙钢运钢材的浙定59049的船主就十分感慨,他说,这几年,海事窗口明亮了,服务的柜台降低了,便民的设施增多了,我们船民骑上了海事的便民车,用上了海事的便民药,一下子与海事的距离拉得更近了。走进该局的每一个执法窗口,渴了、累了有热茶、有沙发;等得时间长了,有报纸、有专为船民编发的海事专刊;想要了解政策法规,可以点击电子触摸屏、可以浏览海事网站。各海事处还开出了流动签证车,增设了便民签证点,就连签证报港也有了电话预约、上门服务。港区和锦丰海事处更是引入了只有大商场、大宾馆才有的向导式服务,怎样办理,怎样填报,都有专人手把手地教。在各海事执法窗口,让船民感受到的就是一份人性化的关怀、亲情般的温馨。

为了这一份关怀、一份温馨,海事人是想尽了办法,出尽了全力。这几年,张家港局自我加压,提出 “在阳光下执法,在绿色中行政”,要把服务门槛降到陛低,把服务水平提到最高,不让群众多跑,不让群众麻烦,不让群众受气,不让群众失望,在政策上给予最大宽限、在时间上给予最快速度、在方法上给予最大便利、在态度上给予最多热情、在效率上给予最高实效,成了海事人的共同愿景。围绕这一愿景,一项项约束自我、方便船民的制度制定落实了,八项对外承诺、九项政务公开、廉洁自律十严禁、二十项便民措施、水上巡航五规范五到位、九项对外服务制度、海事工作人员文明服务规范,这一系列的制度在船民看来就是给他们吃下了定心丸、撑起了遮阳伞。为了这些制度的落实,海事人的付出更多了,在张家港海事局,几乎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一个人干了几个人的工作,但大家没有怨言,他们说,这些制度既是约束、也是爱护,更是我们服务船民、服务社会的最佳路径,只有在这条路上走对、走好,我们才能对得起头顶的国徽、面前的百姓。难怪那些到张家港海事局办过事的船民会说,在这里,哪怕是接受处罚也能让你感到无处不在的温馨,因为这里没有训斥、责怪,只有沟通、帮教,这里不会让一个船民带着怨气离开,只要你一踏进海事的大门,一接触海事的官员,扑面而来的就是海事的文明春风。

 

事事尽心 让每项实事成为亮丽风景

海事如何服务航运,促进经济,放大港口效应,确保航区和谐?成为张家港海事人孜孜以求、不懈探索的重要课题。这一路上,海事人始终是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几年下来,他们的努力化成一串串和谐的音符,汇聚成扬子江边的亮丽风景。

五年来,只要是船舶船民牵挂的就是海事人努力实践的,只要社会公众需要的就是海事人不懈追求的。全国电煤运输紧张,海事人率行开辟“电煤船”绿色通道;福南水道通航压力加大,海事人突破常规,多方呼吁、几经论证,开通了福北水道;口岸要大通关,海事人奋战一个月,开发运行了电子海事政务系统,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办理时限由三小时缩短到五分钟;船民要有效的信息服务,海事人在江边树起了全国内河最大的LED信息发布屏,一条条的航行信息及时传送到了驾驶台。在永联专项航道建设中,局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多次到现场勘察,运用海事专业知识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为永联钢厂找到了最经济最快捷的运输通道,从而帮助企业突破了发展的瓶颈。在审查华达公司万吨级码头设计方案时,针对其设计缺陷,提出了新的方案,为企业节省建设资金近亿元。在华尔润码头建设过程中,该局调派专艇做好现场维护工作,开创了狭水道内保证万吨巨轮安全通航的前提下建设大型码头的先河。这几年,张家港迎来了进江最大的船舶编队“宾西法尼亚”轮船队,最大的废钢船“海上世界”轮 ,最大的液化气船“皇帝汽船” 以及最大的进港作业船舶“河北发展” 轮。这些超大型船舶的进入,一次次地提升了张家港的港口形象和通航能力,同时又一次次地赋予了海事人责任和压力。然而,考虑到地方经济的发展,每一次海事人总是发出铮铮誓言:一定排除困难,坚决确保安全。在海事人的科学论证、精心维护下,五年来,已经有近六千艘次超大型船舶安全通过长江张家港段。

平安才有和谐,稳定才有发展。海事人始终将航区的平安、船民的安危记在心头。2001年,该局率先在长江树起创建“文明平安畅通”航段的大旗,要让福南水道由险段变通途。大目标才有大作为,海事人先后走访了30多家相关单位,与数十家航运单位建立了共建联系制度,组织专家会诊,听取安全建议,革新巡航机制、建立海巡基地、推行船舶报港、导入电视监控,一项项创新措施接踵实施,福南水道通航环境日趋优化,按定线制航行,按载重线装载,已成为船舶的自觉行为,2004年,福南水道未发生一起事故,真正实现了监控立体化、反应快速化、管理信息化、航区公路化。

在张家港海事局,令海事人最为骄傲的,不是获得多少荣誉,不是创造多少第一,而是广大船民将他们当作了“水上保护神”,“有困难,请拨12395”,成了他们最响亮的口号。当落水的船民、失控的船舶在他们的努力下转危为安时,是他们一生最幸福的时光。这几年他们不断完善搜救装备,强化应急训练,提高巡航救助能力,仅近两年,他们就救助人员600多人,救助“ “东方龙(EASTERN DRAGON)”、 “华信1#”轮等船舶89艘,挽回经济损失超亿元。

 

桩桩贴心 让每件小事滋润职工心田

在该局政工科,存放着该局为每位海事人建立的三份档案:健康档案、培训档案和荣誉档案。大家都十分看重这三份档案,他们说,党组织把我们关爱得无微不至,谁心里不热,哪个不拼命工作!据了解,张家港海事局这五年人员没有增加,完成的业务量却是翻了近一番,而且工作是越做越细、越做越实。

在实践中,张家港海事局党委认识到,构建和谐海事,首先要在内部弘扬海事文化,落实人本理念,激发创业热情,营造和谐环境。在张家港海事局,让人体会最深的就是扑面而来的和谐氛围,大家互相信任、互相欣赏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互助友爱,一切有利于海事发展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大家对海事事业都有着极大的认同感的、归属感

该局党委王建成书记说,口岸的大发展,需要海事人的大作为、大奉献。这几年,我们建设学习型单位、健康型机关、效能型机构,目的就是从桩桩小事入手,给海事人营造一个人性化的发展环境。这几年,该局围绕“中心”抓人心,凝聚人心促“中心”,在严格教育管理的同时,从爱字出发,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件件小事做起,全面实施“温暖工程”,以真情、真心关怀每一名海事职工。该局定期安排职工外出疗养,每年组织职工体检;在局机关建立了职工图书室,改造了健身房;还建立了谈心、体检、困难补助、生日慰问等一系列制度。无论哪个职工家里有事、有难,都会得到来自集体的关心和帮助。职工有创新的愿望,单位就给他实践的舞台;职工有学习的需要,单位就给他培训的机会。评选“金点子”,评选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新海事人”,一项项评选都成为海事人彰显风采,体现才能的舞会;开展“国旗下签证”、“新海事、新青年、新形象”系列讲座、“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演讲比赛,一项项活动都成为海事人提升素质、升华灵魂的课堂;领导调研、职工议事、党员帮教,一次次谈心交流成为海事人真诚沟通、相互启迪的平台。局党委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激励海事人创新创优、服务海事人成长成才,难怪张家港局的职工都有这样一个感受:海事就是一个家庭、岗位就是一个舞台。他们都会骄傲地喊出:我们是张家港海事人。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