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增速太快暗藏风险,欧盟两项指令如箭在弦 甬机电业“临阵磨枪”
“欧盟是宁波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最快的市场,欧盟两项指令几乎涵盖了所有电子电气产品,这将影响宁波市近10亿美元的出口额。”昨天,记者在宁波市经委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材料中看到一段文字。“虽然是薄薄的两纸公文,但反映出的却是宁波电子电气行业面临的沉重压力。”宁波市外经贸局一负责人这样说。
现状 机电出口增速超过50%
“据统计,宁波机电产品出口的量近年在成倍上涨,这在全国地区出口情况中都是不多见的。”昨天,宁波海关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认为。据宁波海关统计,2003年期间宁波口岸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为80.24亿美元,到了2004年宁波口岸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增长到了118.78亿美元,同比增长达48.03%。“今年1-5月,宁波口岸机电产品共出口61.54亿美元,同比增长53.28%;其中出口欧盟20.7亿美元,同比增长55.41%。”
预警 部分企业可能会破产
宁波市经委有关负责人认为,每年增速在50%以上,会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可能引起进口国的特别关注。据这位负责人介绍,欧盟将于今年8月和明年7月实施的WEEE指令和RoHs指令涵盖了几乎所有电子电气产品,据不完全统计,这将影响到宁波出口欧盟市场中近10亿美元的出口额。
“影响范围是一方面,我们担心的另一个方面则是从目前的宁波电气出口企业来看,尤其是非外资背景企业产品远未达到指令的要求,指令一旦付诸实施,像慈溪、余姚一带密集型企业中的一部分很可能会因此陷入破产境地。”宁波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有关专家这样认为。
尝试 企业抱团进行技术攻关
“宁波的机电业发达地区集中在余姚与慈溪两地,如果考虑到配套的各类外协工厂,估计受RoHs指令影响的企业总产销额将高达30亿美元左右。”
宁波市经委对外经济协调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企业不得不针对两项指令采取措施,像余姚西摩、富达等几家上规模的家电企业已于近日组成了“RoHs技术性突破及应对措施研究课题组”,每家企业根据其特长负责不同的技术攻关,共同应对欧盟RoHs。
宁波市外经贸局有关负责人对此也表示,余姚和慈溪的家电产业均以中小企业为主,单个企业在技术上很难应对技术要求高、设计层面广的RoHs的要求,如果上规模企业能够合作进行技术研发,不仅能够突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还将有助于整个家电产业的技术提升和发展。
专家 企业应大胆“走出去”
“除去抱团寻找对策之外,我认为走出去也是一种路子。”宁波市经委对外经济协调处叶春华副处长介绍说,机电企业在规避国外技术壁垒时,也可参照纺织品企业的一些做法,像一些大型纺织品企业纷纷到国外设厂生产,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在竞争中抢占品质的制高点。有条件的宁波企业可以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大胆收购兼并国外的销售公司,这不仅能充分利用国外现成的销售网络,还可以通过工贸结合延长产业链,在流通环节获取更多的利润。
企业也可以选择到国外设厂,利用当地原材料、劳动力等资源,直接在国外市场生产销售。政府部门也不妨出台政策,积极鼓励纺织服装企业跨区域发展,壮大实力。“眼下不光是纺织企业,像吉利这样的汽车企业也在寻找向外扩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