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齐齐哈尔乘“工业走廊快车”加速城市实力提升
      
    今年,齐齐哈尔从国内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要达到100亿元。这是齐齐哈尔借助哈大齐工业走廊所带来的机遇想要达到的新高度。

  依托老工业基地,搭乘“哈大齐工业走廊快车”,齐齐哈尔已将目标定在大力发展机械精深加工,拓展投资平台,打破改革坚冰的层面上了,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在机遇面前谋求城市实力的新提升。

  用好政策,卸掉包袱“轻装上阵”

  经济界专家曾指出,国有企业的重组要点,不是“输血”,而是“造血”,不是一味的资金投入,而是探索充分利用现有能力和优势改革重组。哈大齐工业走廊战略构想出台后,齐齐哈尔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凭借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解决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现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沉疾。于是,在谋求工业企业提档升级的同时,他们先期对老国企提出了改革、改造、卸掉人员包袱、卸掉债务包袱的“两改”、“两卸”思路。和平厂完成了“分立破产”,进行了整体改制。其军品部分组建为国有独资的齐齐哈尔北方机器

  有限责任公司;民品部分组建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齐齐哈尔和平机器有限责任公司;三产行业国有资本逐步退出;学校、医院等企业办社会实现了剥离。“轻装上阵”的北方机器有限责任公司为哈尔滨汽轮机厂加工配件,年收入1000多万元。实现了“零负债”的和平机器有限责任公司也抓住有利时机,开始为宝钢、武钢生产轧滚。

  华安、建华两大企业已开始在城际间构建上下游产品生产链。华安公司开始将触角伸向“工业廊”的龙头区域,在哈尔滨建立了民品科研中心,力争将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系列汽车燃气瓶等民品项目发展壮大。建华公司也搭上了汽车工业、机床工业这两项哈大齐工业走廊重点开发的项目,加强与省内外企业的合作配套。

  技术先行,奠定振兴的基石

  在哈大齐工业走廊这条带状长龙中,齐齐哈尔城市位居龙尾。它与大庆毗邻,与大兴安岭相依,与满洲里口岸相对,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同时它还有长期形成的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这些都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哈大齐工业走廊给齐齐哈尔带来的另一个重要机遇,是可以利用国家资金的支持更新现有的机械装备。像刚刚立项上马的总投资10.8亿元的“中国一重集团重大技术装备改造项目”,将改善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老厂的基础设施,提升加工能力。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新增年产9000吨热壁加氢反应器、两套百万千瓦级核电压力容器及核岛锻件的生产能力。而一大批新立项启动的项目,诸如千吨级热壁加氢反应器、多轴控制五轴联动重型卧式车床、工业CT、数控重型落地铣镗床,十米重型数控立车、高速立车、高速卧车等设备,都代表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最高水平,并将使得我国机械制造业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齐市的装备工业正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工业,形成了优势产业集群,凸显出自己的特色。

  资本助力,新产业革命乘势而起

  哈尔滨商业大学校长曲振涛教授指出,如果仅仅从“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来理解东北振兴,就过于表象化了。其实这是中国经济向重化工业过渡的战略部署,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建设正好符合这一方向。振兴东北的决定,是首次明确了把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寄希望于重化工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吸引外来资金来助动,所以,如何筹措资金是最关键的。

  齐齐哈尔作为大中型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集中地,重工业基础雄厚,国内同行业企业能与其比肩的并不多见。如今,齐齐哈尔地区最大的经济优势在于,具有国内少有的齐全的产业基础。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尤其是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机遇下,其代表性的产业―――机床、重型机械迎来了新的机遇。也正是这些产业基础,为其进一步吸引资本的流入创造了相当的优势。

  齐齐哈尔市已有19个工业项目列入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计划,总投资28.7亿元;得到国家补贴0.74元,现已完成投资6.8亿元。此外,他们从国内外引进亿元项目35项,5000万元项目75项,其中工业项目占很大比重。

  在齐齐哈尔,记者看到哈大齐工业走廊项目园区的产业布局构想已见分晓,在哈大齐工业走廊中,其总规划面积111.87平方公里,有南苑、北苑、富拉尔基、昂昂溪、江西等5个项目区,重点发展装备工业、机械制造业、电器制造。其中作为启动区的富拉尔基民营科技示范区,主要依靠现有大中型企业,组建吃配(配套产品)、吃备(零备件)、吃品(企业品牌)、吃废(废料)的机械加工类中小型企业;构建新型建材的产业框架,形成玻璃制品、水泥制品、新型塑料、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