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张家港口岸进口木材市场的发展,张家港检验检疫局加强与口岸其它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倾力打造“诚信市场”,营造了良好的口岸环境,吸引全国各地的木材经营客商云集张家港。目前,张家港口岸已成为我国海运进口木材最大的集散地,也是我国进口木材市场的晴雨表。据统计,自1998年起,该口岸累计进口木材1550多万立方米,进口国别遍布非洲、东南亚、大洋州、南北美洲及欧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树种累计多达300余种。该局的做法是:
创新检尺监管模式。进口木材的检尺,由于牵涉的人力、物力多且专业性强,过去各口岸沿用的是一种认可检验的方式,监管难度大,无法适应张家港口岸的新形势。为此,张家港检验检疫局大胆探索,将松散的社会检尺队伍进行整编,成立了张家港木材检尺站,对所有检尺队人员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检尺站的合法地位,实现了由过去认可检验的监管模式到目前的由检验检疫局自检方式的转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为确保工作质量,张家港检验检疫工作人员还将监管工作提前介入,对检尺工作进行全过程动态监管。
加强检验技术力量。目前,张家港口岸从事进口木材检尺工作的人员共计70人左右,全部经过江苏检验检疫局的培训考核并持有该局颁发的上岗证书。为提高检尺人员的专业基础和现场操作技能,张家港检验检疫局每年举办两次知识更新培训和一次检验技能竞赛,并实行“末位淘汰制度”,统一检尺员对各国检尺标准的认识和掌握的尺度,确保了检验工作质量,为货主提供了更优质的技术服务。
缩短检尺周期。为保证口岸物流畅通,缩短大轮的滞港时间,张家港检验检疫局采取节假日值班制度,主动延伸服务时间,确保到港船只及时卸货。木材检尺站在全国率先实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和边卸边检的工作模式,大大节省了港务部门的场地周转和检尺周期,使原来15-30天的检尺周期大大缩短,目前卸货结束后3-5天即可完成码单编制汇总。此外,检尺站还无偿提供树种分检、销售信息刷写等服务。
加强检疫监管。进口原木是携带疫情最为复杂的植物产品。为防止国外疫情随进口原木传入我国,张家港检验检疫局加强对港务部门及检验检疫区的监管,要求港务部门严格按照检疫要求建设专用堆场,并派专人负责,杜绝了进境原木乱堆放的现象。经检疫发现有害生物需进行除害处理的,要求熏蒸公司保证投足熏蒸药剂,确保处理时间,同时做好处理效果的监测。为杜绝未经检疫就发货现象的发生,该局实行凭单放行措施,即进境木材必须经检疫合格或除害处理合格后,由该局在港务部门的小提单上签字盖章后才可以放行。
通畅沟通渠道。为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张家港检验检疫局每年年底均召开一次进口木材货主座谈会,每季度与港务部门进行一次业务沟通例会,及时宣贯我国相关的检验检疫政策法规,诚恳听取货主、代理及港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就木材经营单位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和说明。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的沟通,缩短了货主与检验检疫部门的距离,及时发现了检验检疫监管方面的不足。
出台检尺规章制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检尺员很容易受到来自贸易各方的经济利益诱惑,从而失去公正立场,导致检尺结果人为偏向某一方,损害了相关方的利益。为了维持张家港良好的检尺秩序,打造诚信木材市场,张家港检验检疫局制定了《检尺人员行为规范》、《检尺站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在检尺码单上公布了质量投诉电话。通过采取以上这些措施,张家港口岸杜绝了检尺员收受客户小费、人为控制检尺结果等不良行为,维护了张家港口岸良好的形象,得到了货主的一致好评,张家港木材市场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和贸易商公认的“放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