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口岸经济拉升长沙地产价值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曾经辉煌的黄金口岸,或许将风光不再、陷入沉寂?对此说法,深圳中正行企业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窦晓昆不以为然。

  “尽管长沙火车站周边区域的发展,目前仍不如人意,但这只是能量爆发之前的蓄势和沉默……”窦晓昆相信,长沙火车站这一口岸在浴火之后,将焕然一新,活力重现,再次跃上城市与经济发展的最前端。

  口岸经济积淀深厚

  “口岸既是一座城市的核心、动力,也是一座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平台。”站在凯旋国际的楼上,遥指对面的长沙火车站,湖南鸿运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运喜踌躇满志。

  在他看来,口岸在凝聚产业要素、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吸引高素质人才等方面都拥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在长沙这一内陆城市,口岸概念被赋予更为广泛的外延,一般是指交通比较便利、人气比较旺盛的火车站,由于外来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涌入,口岸经济圈的发展速度较城市其他地区相对更为快速。随着口岸物业的不断发展,口岸经济圈逐渐发展成一个城市的核心区,演进成城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带。

  “长沙火车站作为湖南最大的铁路客运站,日中转人流量高达数万人。因为无与伦比的交通优势,这里逐渐形成长沙最早的商圈之一,也是城市惟一的口岸经济圈。”陈运喜说,湖南IT商业圈、金苹果为首的多家服装市场、阿波罗商业广场、国美电器等商业设施,与长沙火车站共同构筑起一个规模宏大的经济口岸商贸中枢。

  窦晓昆对口岸经济极具信心。他指出,火车站口岸经济圈是一个城市极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大量外来资源的涌入,其发展速度一般优于城市其他区域。

  “单一”商圈走向多元

  陈运喜对长沙火车站的变迁与发展,印象极为深刻。

  在走过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90年代的巅峰之后,曾经的“湖南第一商圈”――火车站商圈已逐渐变得陈旧、老化,落伍的建筑、拥挤的人流车流、相对单一的物业设施,已严重影响了长沙门户的形象。

  “长沙火车站口岸经济圈,目前仍以商贸流通业为主,由于商务配套设施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口岸经济圈的发展……”

  曾几何时,在这一区域,既可办公、又可居住、并能进行商务活动的高档物业设施,可谓凤毛麟角,一些品牌企业甚至迫于无奈,不得不到高档商务设施内甚至豪华酒店长期进行业务商谈,费用高昂而且颇为麻烦。

  “其实,火车站经济圈的基础优势依然存在,据长沙市芙蓉区商务局资料显示,火车站商圈2005年贸易额预计65亿元,日平均人流量约20万。但由于商务功能的严重匮乏,火车站经济圈在竞争中经常处于下风。

  “火车站口岸经济圈应集结更强大的物流资源,聚集更庞大的产业群,改变口岸的经济结构,商务功能必将得到极大的加强。”窦晓昆说。

  “三宜”物业应运而生

  口岸的区位优势,带来了巨大的人流和物流,也构筑起巨大的资金流和难得的商业机会,对商务物业的渴望与需求日益强烈,“宜居住、宜办公、宜投资”的商务型高档物业因此应运而生。

  正是瞄准国际商务公寓这类高端产品市场需求极为饥渴的这一契机,定位于口岸经济圈首席国际商务公寓的凯旋国际脱颖而出。其实,附近的博萨・瑞龙数码港、天心电子世界等项目,早已深谙口岸经济圈的价值。

  “长沙火车站口岸经济圈周边有许多从事商业、贸易的人士,他们迫切希望在此购置物业,用以办公和居住。”窦晓昆说,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良好的物业素质,国际商务公寓被众多投资者看好和追捧。与此同时,不管是自住、商贸还是投资,投入少、回报高,其优势不言而喻,吸引了许多投资者争相购买。

  “一个城市永远的经济热点,应在其口岸物业。在国内各大城市口岸,城市物流最活跃的地区往往是这座城市商务公寓、地标建筑所在的区域,这既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实力和财富,同时也是商业物流发展的必然结果。”陈运喜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