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口岸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
张家港市政府口岸办、港口局 宋秋明
日前从张家港市港口管理局传来捷报,今年1-11月,张家港口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4.2万标箱,首次突破百万标箱,同比增长32.6%,是继张家港口岸实现亿吨大港后又一重要里程碑。
张家港口岸于1968年建港, 1982年11月经五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五次常委会议批准对外国籍船舶开放, 是长江内河流域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张家港口岸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在张家港口岸63.6公里的岸线上分布着大小泊位11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5个。拥有对外开放泊位71个,其中万吨级对外开放泊位61个。口岸具备集装箱、木材、钢材、粮油、化工、煤炭、矿石、件杂货等13大类不同货种的装卸能力,开辟至日本、韩国、台湾等多条国际集装箱直达航线,经上海或香港中转与世界各大港口保持货运往来。是全国钢铁、化工、粮油、木材的重要中转港,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据张家港市港口管理局局长陆惠忠介绍,张家港口岸开放初期,开放区域仅为沿江5.5公里岸线,年货物吞吐量仅为200万吨、集装箱运量不足1万标箱,自1986年张家港市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发展战略后,张家港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1992年,乘驾全国唯一的内河港型区港联动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设立的东风,由中远香港太平洋有限公司与原张家港港务局共同投资建办张家港永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开港营运,揭开了张家港口岸集装箱发展崭新篇章,当年集装箱年吞吐量为6万标箱。2004年张家港口岸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0万标箱。2007年张家港保税区苏润集装箱码头开港,使张家港口岸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到150万标箱。为推动港口集装箱业务的快速发展,张家港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以港兴市战略目标提升港口竞争力的若干意见》,明确将张家港口岸定位为长江中上游集装箱运输的中转港口、上海港的喂给港。通过与长江上游口岸的重庆港、泸州港等战略结盟积极发展内外贸箱中转业务,新建和扩建危险品集装箱专用堆场发展危险品集装箱运输业务,大力推进铁矿石、粮食、高档木材由散货运输改集装箱运输等模式创新,有效提升了口岸集装箱运输发展空间。此外张家港电子口岸一单多报系统的开通,实现了张家港口岸报关、报检网上申报等“一站式”服务,大大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为张家港口岸集装箱运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口岸开放至今,张家港口岸从起步时的集装箱年吞吐量不足1万标箱到2004年集装箱运量30万标箱,再到2010年集装箱运量突破100万标箱,顺利实现了集装箱运输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巩固了长江沿线最大的外贸商港地位。
按照《张家港港口十二五规划》,张家港港区将以建设为公共运输和临港工业服务的公用性码头为主,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推进集装箱运输与现代物流的融合。明年张家港核心港区集疏运高速公路将正式启动建设,港口集疏运体系将更加完善。十二五期间,根据港口作业区功能布局,张家港口岸将对现有永嘉码头17#泊位下海洋渔业码头和港区海事码头调整,建设1个集装箱泊位,通过对江海粮油码头功能改造与上下游形成集中连片的集装箱泊位区,结合城市发展规划,控制并逐步拓展后方用地,积极发展集装箱仓储物流。预计到201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80万T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