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贸企业普遍遭遇发展困境。但在深圳前海,却是另一番景象,内外贸高效贯通,上下游整体配套,产业链协同加速……繁忙的背后,是海关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打造的大湾区立体化物流,畅通高效的产业供应链,以及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动能。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总值达943.7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前海湾保税港区延续近几年来的高速增长态势,进出口额达868.2亿元,逆势强劲增长61.5%。
深圳海关立足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聚焦主导产业,着力推动复工复产、服务升级、物流集成、通关提速,将改革活力转化为“六稳”“六保”新动力,跑出外贸发展“加速度”。
提速降费 打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
“在前海通关,我们感到很安心,也很舒心!”东莞记忆存储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郑成辉给深圳海关竖起了大拇指。疫情期间,因部分东南亚国家暂停签发产地证书,该司无法适用优惠税率,急得焦头烂额。“真没想到,海关允许我们凭保先通关后补证,还支持在线实时办理,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在线受理、实时审核、容缺后补”工作机制是疫情期间深圳海关落实海关总署一系列稳外贸促增长政策的重要便企措施。依托“互联网+”智慧先行,创新搭建“在线通关服务窗口”一站式提供疫情提醒、政策咨询、疑点解读等线上办事场景,指导企业用好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减免税、退税、延期缴纳税款及滞纳金、滞报金等减免方式,“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回血”。
为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深圳海关所属蛇口海关积极释放惠企红利,推动“提前申报”叠加“两步申报”“两段准入”,以及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等现场货物顺势监管模式,大幅提高口岸周转效率。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批企业进驻,据了解,截至6月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内海关注册企业累计达9410家,其中上半年新增企业722家,同比增长2倍多。
一体推进 构筑跨境电商发展新高地
疫情期间,跨境电商凭借其线上交易、非接触交货、中间环节少等优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后劲。
在做大做强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特殊区域出口和电商一般出口的基础上,蛇口海关不断推进业态升级,打造前海跨境电商全链条中心。今年1月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退货监管;4月份,跨境电商一般直购进口业务测试成功;7月1日顺应电商企业批量出口需求,启动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项目自落地便迅速放量,成为助推深圳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助燃器。
“疫情期间集团多家口岸实体店铺被迫关门。前海集保税、免税、跨境电商和一般贸易进口于一体,给公司业务扩张提供了新窗口。”中免集团项目负责人表示,集团5月入驻园区免税品仓储分销中心,不到2个月,外贸业务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放量上涨,跑出了复工达产的“开门红”。据悉,深国免集团今年也将在前海设立亚太中心仓,以此为基地完成全球采购集货。
上半年,蛇口海关跨境电商进出口133.5亿元,增长2.5倍,跨境电商“购—展—售—退”闭环的“深圳样本”正逐渐成为稳外贸“轻骑兵”。
量体裁衣 培育现代高端产业新雁阵
以ICT(信息通信技术)物料供应链中心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电子元器件集散地是前海湾保税港区产业集群招大引强、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在深圳海关“先入后报”“分送集报”、跨境快速通关等政策组合利好下,集成电路、内存条等各类5G通讯原材料在园区高效集结、流转,ICT龙头企业“头雁效应”带动配套企业形成上下游企业“一盘棋”融通发展格局,产业链运转效率大幅提升,成功吸引西部数据、苹果等80余家上下游优质企业在港区聚集。上半年,园区进口电子原件341.9亿元,同比增长35.2%,成为外贸复苏中的一抹亮色。
此外,深圳海关适应市场多元化贸易趋势,坚持“要素集聚+空间集聚”双核驱动,推进园区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延伸,创新“保税维修+分拨离境”组合监管模式打造全球保税检测维修中心。该项目自3月19日运行以来便迅速放量,截至目前,经前海中转的无人机等保税维修货物达2.63万件,货值3194.2万元。
除了持续畅通政策的“软通道”,物流“硬通道”也更为高效。深圳海关着力整合港区海运、航运、陆路物流要素,落地东西部港区一体化、空港海港一体化、城际组合港、海上邮路、中欧班列等多元化物流渠道,以多式联运推动物流再集成,助推外贸回稳提质。
新业态叠加新物流,在前海可一站式完成全球揽货、中转分拨、进出口集拼等,有效突破时空限制,盘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广东自贸区成立5周年之际,“MCC前海”再次获评前海蛇口自贸片区5年来“企业最具获得感的十大制度创新成果”。(王亚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