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缉私局近期联合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分局开展专项行动,一举捣毁3个长期盘踞在沪苏地区、试图通过海上绕关偷运方式走私成品油的犯罪团伙。经初步查证,走私团伙自去年2月以来共走私成品油16万吨,案值达12亿元,涉税约5亿元。这是上海海关缉私局成立21年来查获的最大一起成品油走私案。
此次行动前,上海海关缉私局经营情报长达15个月。7月11日行动当天,在黄浦江航段,行动组截获正实施走私的船舶4艘、走私成品油2000吨。行动组发现,走私船甲板上整齐码放着镁粉砖,伪装成建材运输船只,但将镁粉砖翻开后,便会发现砖下铺着聚氨酯泡沫,泡沫下才是储油舱。被精心隐藏的还包括输油管口,行动组寻找好久,发现竟设置在船上用于拴抛锚绳的柱子上。
经查,以犯罪嫌疑人薛某为首的走私团伙,分别与以张某和姚某为首的国内两个货主团伙共谋,以“蚂蚁搬家”方式,从公海的外轮上过驳成品油,偷运至长江口水域,再过驳至由国内货主组织的千吨级小型船舶中,随后经内河运输,送到位于浙江、江苏的油库,伺机销往长三角地区。
上海海关缉私局介绍,海关早在年初就已具备对这三大团伙的打击性,只待抓现行。但受疫情影响,犯罪团伙迟迟无法“开张”,直到今年6月底实在按捺不住,想狠捞一笔来补足损失。各团伙设计了隐蔽的走私手法,除了将船舱下方改装成储油舱并以其他材料层层加盖外,还通过更换船名、设置多套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企图混淆行踪。另外,犯罪团伙的反侦查意识也极强,如在长江口水域过驳现场安排快艇望风,团伙成员配备有多台使用境外电话卡的“工作机”,用于和实际货主、船东等不同走私成员的联系。该案主犯之一薛某拥有通讯电话多达13个。
丰厚的利润仍是近年来成品油走私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每吨在5000至6000元,而走私成品油价格仅为批发价的一半。侦查中发现,仅在运输环节,由“中巴”(中型货船改装成油船)自公海外轮上过驳成品油,运费约190元/吨,跑一船约一天一夜,便有近20万元收入,吸引沿海渔民铤而走险。然而,走私的成品油往往质量低劣,硫含量高,不仅严重腐蚀汽车的油箱、管路和发动机等,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和酸雨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