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漠上驼铃道,摇出东西丝绸路。
而今铁龙穿梭忙,跨越亚欧把手握。
8月15日,伴随着一声长长的鸣笛,一列满载着48个40尺集装箱防疫物资、服装、灯具等百货商品的中欧班列从厦门海沧自贸园区开出,直达阿拉山口,离境后途经波兰开往目的地德国汉堡。这是中欧(厦门)班列开行的第762趟国际班列,它为中欧(厦门)班列开行五周年划上圆满符号。
5年前的8月16日,首列中欧(厦门)班列从厦门自贸区出发,经成都前往欧洲,开启了厦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征程。1800多个日夜里,这条厦门标志的货运“长龙”在亚欧大陆纵横交错的铁轨上奔腾,762趟货物专列载着56486标箱货物,用激情和速度实现跨越亚欧大陆的握手,带来高达155亿元的贸易额。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标志性成果,中欧班列稳定开行,快速奔跑,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穿针引线”。中欧国际班列在互联互通的全球化贸易往来中跑出了“加速度”。作为福建省唯一的中欧班列启运地,厦门充分发挥“丝路海运”核心区优势和作用,将多种运输方式有效结合,支持“丝路海运”班轮与闽台海空航线、中欧班列对接,发展以铁路运输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业务,形成了具有独特优势的过境货物海铁联运,共同推动“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到目前为止,厦门国际班列已开通中欧、中亚、中俄班列线路,可达欧洲波兰波兹南、匈牙利布达佩斯、德国汉堡、杜伊斯堡、俄罗斯莫斯科及中亚地区阿拉木图、塔什干等12个国家30多个城市。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泰国、越南、日本、印尼、印度等周边国家货物通过海运+铁路运输方式,借道厦门完成过境运输,使得原本需要三四十天的运输时间压缩在20天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全球,车、船、飞机停班、停航,国际货运陷入困境,口岸待运货物严重积压。中欧(厦门)班列冲破疫魔阴霾,开辟生命之路,载着口罩、防护服、医用设备以及鞋帽服装等民生急需物资、生产原料驰援沿线国家,践行“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承诺,168列国际货运专列从厦门开出,累计达14778标箱,货值5.83亿美元,较上所同期分别增长47.6%、70.53%、65.96%。
疫情暴发以来,厦门海关秉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冲锋在前,守护班列逆势前行。春节后大年初三就安排货物验放一线岗位返岗加班,支持中欧(厦门)班列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迎难而上,率先复工复产,为出口货物提供重要的运输渠道,迅速缓解口岸出口货运滞港压力,为疫情阴霾下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去希望。面对中欧班列货量猛增的情况,厦门海关在总署的支持下挖潜能、促保障,出台支持中欧班列发展的十二条措施,与自贸委、铁路部门做好沟通协调,支持班列扩线增量,利用微信群辅助“不见面”办公,采取增加班列临时装车点、调整作业流程、混编运输、加强城际海关合作,出台 “先出区后报关”“先报关后运抵”等便利的监管模式,灵活运用安全智能锁、海关铅封等在途监管手段,落实提前报关、压缩通关时长,为厦门及周边货物出口搭建便捷的绿色通道。
中欧(厦门)班列在逆境中不断发展,潜能不断发挥,货源得到进一步拓展,货物品类不断丰富,装运能力大大提升,由原来每周6列增加到9列,每列装运从38车增加到50车。今年三四月份货运高峰时,各项指标同比增长均超过一倍,创下历史新高。
厦门,海涛海浪依旧,“海丝”“陆丝”在这里结缘。在互联互通的全球化贸易大潮中,中欧(厦门)班列正不断跑出 “加速度”,开出新辉煌。【郑伯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