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7时许,国内首座半潜式起重生活平台“CMHI-16301”大型拖航船队自宝山灯浮驶入上海海事局辖区水域,经长江上海段拖航出海。
“CMHI-16301”由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独立研发制造,长137.75米,宽81米,主甲板高42米,水面最大高度96.3米,吃水10.5米,为国内首座半潜式起重生活平台,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吊机起重联吊能力达到4400吨,具备全回转及深水升沉补偿功能,起吊过程中吊机辅钩波浪补偿能力可达5米;具备动态定位DP3级能力,抗风等级可达12-13级,定位精度可达0.5米,海上自航速度可达11节;能够同时为750人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及工作条件。
本次拖航作业船队最大长度达399米,最大宽度101米,最大吃水10.5米,刷新了“两个第一”的纪录,既是长江上海段有史以来拖带宽度最大、吃水最大的全程拖航作业,也是长江口深水航道内首次全程通过的大型设施。上海海事局高度重视、周密策划、全力保障,采取四方面“一程化”监管服务举措,克服了长江上海段狭窄航道对超大设施拖航偏荡的限制、平台自身大宽度大吃水对拖航安全的影响以及长江口深水航道交通管制对航运生产的影响等三个方面突出难题,有力保障了拖航作业顺利安全以及长江口深水航道畅通:一是“一程化”跟踪指导。自2019年以来的近2年时间里,上海海事局始终密切跟踪“CMHI-16301”平台建造和出海进展情况,与业主单位保持良好沟通,积极提供专业指导,就平台自长江上海段出海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比选,确定了拖航作业合适的水文气象条件,反复细化相关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应急方案,为拖航作业安全顺利建立良好基础。二是“一程化”协调保障。“CMHI-16301”平台吃水达10.5米,限于上海港航道水深条件,只能选择自长江口深水航道拖航出海,对通航安全和企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上海海事局积极协调港航企业、引航机构等有关单位,主动听取各方意见,精细化安排时间窗口,将有关影响控制到最小。三是“一程化”海事监管。落实长三角区域海事一体化融合发展战略,主动对接江苏海事部门,积极促成“CMHI-16301”平台拖航作业长江上海、江苏段一程化制定航行计划、一程化论证通航安全保障方案、一程化对接现场力量。四是“一程化”安全保障。由上海海事局指挥中心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吴淞VTS中心专人专台负责船舶交通组织和水上交通管制,相关分支海事局安排11艘海巡艇分段护航,重点做好宝山、吴淞口、圆圆沙警戒区等船舶交通流密集水域的现场警戒,VTS与海巡艇“点面结合”确保了拖航作业期间的通航安全。
“CMHI-16301”平台预计将10月11日凌晨6时抵达绿华山南锚地,将在此安装推进器,并开展后续海上航行试验。上海海事局将持续做好后续监管服务工作,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提供一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