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新丝路上的高速通道 ——兰州海关支持甘肃省中欧班列发展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全长近7000公里的陆上丝绸之路,在甘肃省内绵延1600多公里,古丝路上驼铃悠悠,曾彰显“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的辉煌。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甘肃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重要战略通道和物资集散地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节点枢纽作用有效发挥。一列列“钢铁驼队”从甘肃出发,昂首驰骋,打造新丝路上的高速通道,打开通江达海、货畅其流的全新发展局面。

  通关“加速度”助力构建立体开放通道网络

  “天马号”(武威南—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中欧班列是甘肃省最早开行的国际货运班列,以武威保税物流中心为监管场所,采取与武威南货运铁路站短驳的方式运营,正式拉开甘肃省开拓新丝路高速通道的序幕。

  此后,甘肃省国际货运班列相继开行,开放通道全面拓展。2015年,“兰州号”(兰州—阿拉木图)中亚国际货运班列成功首发;2016年,“兰州号”南亚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首发;2017年,兰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甘肃省开行两趟南向通道(“陆海贸易新通道”前身)班列,打通南向出海口;2020年,“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首发,甘肃省第二条国际公铁联运国际贸易通道全线贯通。至此,甘肃省构建起中亚、中欧、南亚、“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及中吉乌班列的“四向五条”立体开放通道网络,初步形成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

  “班列发运量持续增加,开放通道相继打通,得益于通关速度的大幅提升。”甘肃(兰州)国际港务区相关负责人说。

  兰州海关着力优化监管模式,主动对接中欧班列运营企业,优化场所内货物流转,开展风险研判,高效对接货物通关审核、放行等环节,提高监管效能。同时,该关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化,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强信息共享和电子数据传输交换,优化作业流程,建立“7×24”小时预约通关机制,保障法定节假日和非工作时间“即报即办”,有效提高通关效率。

  “今天发运的武威南—杜伊斯堡中欧班列是甘肃省第一列整列发运到欧盟的班列,标志着甘肃省开放通道再添新成员。” 武威保税物流中心报关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朱亚琴说。

  双向运输带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初夏的兰州,槐花飘香,万物并秀。走进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进出区货车络绎不绝,一派繁忙。

  2018年以来,“天马号”中欧班列返程进口木材专列实现常态化运营。俄罗斯的樟子松木、白松板材等木材资源搭乘中欧回程班列运抵兰州新区。

  “全程5000多公里,约需要12天时间,这是俄罗斯木材进入内陆市场最经济、最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 兰州新优联实业有限 公司相关负责人孙健说。

  凭借这一通道优势,兰州新区木材加工产业迅猛发展。为支持木材加工产业发展,兰州海关建立专职协调员,与企业建立联系机制,深入了解企业所需,针对性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东西协作为中欧班列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义乌—兰州—莫斯科”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发往俄罗斯莫斯科。这是5月兰州、义乌两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甘肃省发运的首趟班列,标志着东西协作共推中欧班列发展模式正式开启。

  今年2月,兰州、义乌两市已合作开行“兰州—二连浩特—莫斯科”中欧班列。在此基础上,双方进一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利用义乌优质货源优势和通道优势以及兰州货物集散的区位优势,合作开展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模式,同时在打造双循环联动枢纽、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加强两市国家物流枢纽协同合作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扩大两地国际班列开行规模。

  “这列班列由义乌集货,自兰州出发,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境抵达莫斯科,通道优势进一步发挥。”兰州海关所属金城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

  东西协作,为甘肃省中欧班列发展注入新活力。兰州海关结合甘肃省实际,积极支持企业根据实际需求,自主选择中欧班列货物以一体化通关或转关模式申报通关,支持企业对中欧班列舱单中运单为同一进出境口岸、同一日期、同一车次、同一境内收发货人、同一合同、同一品名的货物申请舱单归并,减少报关次数,降低报关成本。同时,该关加强与进出境地海关联系配合,建立协同监管机制,支持中欧班列多式联运发展,支持指定监管场地运营,支持和指导相关企业充分利用通道优势,实现发展新突破。

  据统计,今年截至目前,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共计发运国际班列86列,货运品类不断增多,甘肃特色产品走出去的路越来越宽,带动甘肃省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杨晓琴/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0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