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奋进新征程|创新,为天津港赋予智慧绿色新动能

 tianjin1

 

图为:关员应用“智慧监管”平台对港口物流进行监管

  海门回望千峰涌,港口雄开万里流。金秋时节,渤海之滨的天津港,一排排自动化岸桥擎臂而立,一辆辆无人集卡往返穿梭。为助力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再提速,天津海关以创新推改革、以创新促发展,用创新的生动实践为港口发展赋予新动能。

  智慧物流重塑港口作业新模式

  在天津港,“船边直提”和“抵港直装”模式,正在为企业带来全新的便利体验。“目前,我们公司的集装箱到港后可以第一时间安排提箱,减少重复装卸、运输、堆存等环节,车辆周转率提升超过20%,使我们的纸浆原料可以尽早入厂投产。”天津茂海集团纸业有限公司关务事业部经理李效坤介绍。

  与国内许多老港口类似,天津港码头建设早,客观存在进深短、容量小的弊端,码头外设置了不少堆场作为“缓冲区”。港口集疏运效能要提升,作业模式就要改变。天津海关联合天津港集团,率先推出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创新模式,通过将海关指令嵌入港口作业系统,实现进出口通关流程“大变身”。沿袭多年的港口物流模式就此革新,企业车辆船边作业限制全面放开,“缓冲区”也不再是必选项。

  通过改革,企业进口提箱时间从12天压缩至最短1.5小时;出口货物无需提前57天即送到港口,并省去港外堆存环节,为企业节省出3天左右的出口生产时间。

  智慧平台解决多方难题

  集疏运模式的新变革,呼唤着信息化手段的加持。

  应用“两直”模式的货物越来越多,但是车等货、找车难、找货难等问题也相伴而生“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这个适配港口集疏运需求的平台应运而生。

  在这个平台上,关港双方的信息深度交互,基于双方实时提供的海量信息,通过应用AI算法,实现了车、货、船三方需求的智能匹配,解决了车与货之间互相等待的难题,打造港口与企业间集疏运作业“零等待”的智慧物流模式。特别是对于车队来说,应用平台提供的“双重匹配”功能,车辆可以做到往返均不空车。

  截至目前,“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已更新至3.0版,功能还在不断迭代升级。平台已认证司机2.4万名、车辆2.1万辆,累计撮合量超160万箱,辐射全国29个省份和直辖市。

  智慧监管助力双循环顺畅联通

  与此同时,在天津港太平洋码头,一场智慧监管的变革,正在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新的动力。

  内外贸货物属性不同,需要分别由不同船舶承运,这就为口岸监管造成了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船舶舱位利用和港口航线布局。

  如何破解?立足港口双循环“交汇枢纽”节点,天津海关给出了“智慧监管”的整体解决方案。构建三维机器视觉监控网络,对装卸的集装箱内外贸等情况进行智能识别;建设AR指挥智能分析平台,解决集装箱堆垛状态下人工巡查无法及时获取货物信息的难点;升级改造天津海关物流监控平台,实时掌握所有的内贸船舶、内贸箱量、货物轨迹等情况,通过创新应用机器视觉、虚拟增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高新技术,天津海关探索构建了“全景监控、主动管控、智能预警、协同处置”的口岸智慧监管系统,实现了对内外贸货物同步作业、同船运输、同货场堆存的科学精准有效监管,进一步畅通内外贸物流通道衔接,助企实现港口设施、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天津口岸更加畅通。

  改革未有竞时,创新永不止步。以创新谋发展、以“智”变创“质”变,智慧绿色的新动能,正在为这座历史悠久的港口描绘着志在万里的新画卷。(王颖/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0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