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青岛海关
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是《国际卫生条例(2005)》对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开放口岸的基本要求,也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更是“筑牢口岸检疫防线”的重要举措。
7月2日-7日,海关总署考核组一行对青岛关区烟台西港、青岛胶东机场、董家口港、石岛港、龙眼港和海阳港、开展了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考(复)核。
海关总署考核组通过听取汇报、审核材料、现场检查、理论考试、实操考核、桌面推演等方式,对口岸沟通协调能力、常规核心能力、应急核心能力、能力提升等方面的200多个考核项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六个口岸均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
青岛海关迎检准备工作充分,成立青岛海关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动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业务骨干和被考核单位人员成立工作专班,制订工作方案,通过“1场现场教学培训班、2次视频部署会、3轮书面审核和现场技术指导、4组处领导带队考核组现场预验收”扎实有序做好迎检工作。
近年来,青岛海关注重科技赋能,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口岸运营方的支持,借助疫情防控加快口岸设施设备更新换代,助推基础设施升级。在空港口岸,新建PCR 实验室,增配移动式正压采样舱、旅检智能查验台、远程检疫等设施设备,大力提升口岸疫情防控能力,入境旅客平均检疫时长缩短近70%,现场人力资源节约30%。在海港口岸,以自主研发的无接触式卫生检疫设备为依托,率先试点无接触式检疫模式,在关区全部海港口岸推广应用,解决一线人员岗位感染风险,单船检疫时长由过去平均70分钟缩短至15分钟,打通因疫情防控带来的通关堵点。据估算,2022年共为关区港口及航运企业节约作业时间2万小时、费用4.6亿元,并作为山东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举措备案、申报国家级示范创新。
青岛海关强化快速检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海关总署口岸传染病快速检测能力建设要求,结合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要求和口岸工作实际,以“口岸全覆盖、检测时效快”为目标,大力推进口岸传染病快速检测能力建设。在确保生物安全前提下,通过增配快检设备、加强人员培训等,实现口岸现场采样、现场检测,进一步压缩样本运送、检测、通报时间,真正实现“采、送、检、报”全面提质增效,持续提升口岸疫情监测预警快速响应水平。
此外,通过深化关地合作,畅通联防联控机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各类防疫物资和资金,协调省市派遣医务人员支援口岸一线110余人次;主动与属地疾控部门对接,积极建立联合监测机制。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流行,病毒还在不断变异,国际上霍乱、黄热病、埃博拉病毒、拉沙热等传染病频发,口岸卫生检疫工作所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本次考(复)核顺利通过,标志着青岛关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水平实现有效提升,“多病同防”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再上新台阶,增强了各口岸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下一步,青岛海关将继续指导扶持关区各口岸紧紧围绕“政府主导、企业主责、海关主管、多方联动”的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思路,常态化推进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探索将口岸核心能力建设与“智关强国”行动和“智慧海关”建设有机结合,为着力提升口岸卫生风险发现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贡献青关智慧。(刘蜜、王金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