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青岛海关
2018年9月底,威海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5年来,青岛海关所属威海海关结合其区位和产业优势,不断释放“放管服”改革红利,推动各项改革措施先行先试、落地生根,重点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成为该区域发展的突破点。目前,威海综合保税区已建成涵盖国际贸易、现代物流、跨境电商、保税服务等4大业态,一众新兴业态和高端项目正集聚成势。威海综合保税区占全市外贸进出口的比重也由封关运行时的不足5%,跃升至目前的近两成。
日前,在日月新半导体(威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个个加工好的晶体管缓缓走下了生产线,随即被打包装箱,在委内加工业务模式下,这批货物不久后将被送往国内从事半导体研发制造的客户手中。
委内加工业务的顺利开展,让该企业在做好“两头在外”保税加工业务的同时,也能够利用剩余产能承接国内业务。“我们已经与50多家国内企业签订委托加工合同,今年仅这项业务的交易额就超过了5亿元。”该公司关务部经理郭庆华说。
优惠政策的出台重在落地生效,更便捷服务高质量发展。威海海关不断探索推进制度“本地化”,先后对区内企业适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四自一简”等新业务模式,指导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封关运行5年来,区内一批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22年,全区在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6.1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18.7亿元,同比增长12.6%。
威海综合保税区拥有山东半岛最东端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双重优势,为其赋予了更强劲的对外开放“基因”,跨境电商正是其中最活跃的“基因”之一。
在威海综合保税区南区威海云舟供应链有限公司跨境电商仓库内,一排排货架上分门别类摆放着待出库商品,工作人员手持作业单证忙碌地穿梭在各个货架之间,一件件商品经过理货、上架、分拣等操作后被打包成包裹等待着办理海关手续发运。这也是区内众多供应链公司仓库中最普通、最日常的一个工作“切面”。
“出口跨境电商业务量增长如此迅猛,远超我们的预期。”该公司出口部经理崔昭君表示,刚开仓时,企业备货仓库内仅有几百种商品,落户威海综合保税区仅3年,备货仓库内商品品类就达到了4.5万种,总数更是近60万件。
“我们用足用好各项利好政策,全力支持区内跨境电商稳健发展。”威海海关驻文登办事处主任顾锐表示,海关全力支持电商企业入驻,指导设立跨境电商展示交易中心,创新开展双模式集拼运输模式,先后推动特殊区域出口、跨境电商转口等多项首笔首单首创业务在山东省率先开通。
5年来,威海综合保税区先后建成并运营3个跨境电商展示交易中心,北区电商监管中心、保税出口“海外仓”全部落地,更是成功创建山东首个“全模式跨境电商产业园”,实现了跨境电商新业态从零起步,再到突破百亿大关的跨越式发展。
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开放机遇,在吸引更多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开展业务的同时,一系列知名制造企业也选择在这里落户。
贴合威海综保区区位特点和发展方向,威海海关支持威海综保区复制推广自贸区政策47项、制定优化营商环境30条措施等,拓深拓实新业态、现代物流聚集等辐射效应,全方位支持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
“威海海关联合管委打造的惠普中国分拨中心项目,也是现代物流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威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曲波介绍,方便快捷是现代物流发展的生命线,威海海关始终支持区内物流企业发挥保税仓储优势,对威海惠普、捷普公司生产的打印机等产品经综合保税区储存、集拼、分拨后销往国内外市场,助力生产企业实现了零库存管理。(初妍艳、任甲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