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深圳海关创新“大湾区组合港”改革

   1月8日,一批出口小家电在广东中山港办理完通关手续,经驳船“穗顺风机282”号以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模式通过内河驳运至蛇口码头,随后装上国际集装箱船直接发往境外。在“大湾区组合港”业务模式下,大湾区内港口可以视作同一个大港,港口间实现泊位、堆场、航线等资源共享,广东省内沿江内支线码头的货物可自由调运至深圳港出口,形成大湾区水运一盘棋的全局效应。

  珠三角汇集了很多制造业企业,如佛山顺德素有“中国家电之都”的称号,美的、海信等均在此设厂,而东莞、中山、惠州等市也是制造业企业众多,但这些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却因珠三角水网水深、桥梁等限制因素,对提升效率、优化手续的需求日益强烈。

  为了解决珠三角企业需要奔走两地海关办理通关手续并随之带来物流、时间成本上升的现实问题,深圳海关坚持“四下基层”,以问题为导向,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走访码头企业、船公司、地方交管部门和货主企业,深入调研了解水路中转全流程堵点,推出“深圳枢纽港+珠江沿线支线港”的“大湾区组合港”模式。

  深圳海关口岸监管处林浩宇副处长介绍:“通过联合广东省内其他海关进行港口代码共享,将组合港货物的通关、查验监管环节延伸到沿江港口,为生产制造企业及时解决通关疑难的同时,充分激活了各沿江港口仓储、装卸等物流资源,可以说实现了货物在湾区各码头间‘全天候’水路调拨,无缝衔接江海物流”。

  “大湾区组合港”改革实实在在解决了现实‘痛点’,使得港口码头、船舶公司及外贸企业都能获得便利,当参与各方在整个链条上都能受益,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协同联力。深圳招商局港口(华南)营运中心商务部终端客户高级经理鲁宁表示:“大湾区组合港模式下,港口可以更加灵活地调配资源,提高码头场地和集装箱周转效率。”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深圳海关在前期“大湾区组合港”改革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深刻认识服务物流要素便利化流动对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具有的重大意义,积极推动粤西地区外贸领域融入大湾区港口群建设,接续开通“深圳蛇口港—湛江港”“深圳蛇口港—江门高新港”等组合港线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全覆盖,并将辐射范围延伸至粤西地区。企业和地方政府踊跃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对周边地区的创新引领辐射作用不断增强。

  广州豪进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关务主管王贻玲表示:“组合港货物在广州新塘港‘一站式’完成了海关通关手续,再用驳船把货物拉至蛇口港直接换装船出口,既节省物流成本,通关效率又得到了提升”。

  截至目前,“大湾区组合港”已累计开通线路37条,2023全年监管进出口集装箱31.6万标箱、同比增长47.8%。(李思嘉、童佳运、蚁洁芸/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0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