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智慧海关”,智慧海关建设事关海关,更事关全局。厦门海关聚焦厦门的战略定位和产业特点,积极践行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部署,响应企业对高效通关、便捷物流模式的诉求,在科技引领、数字赋能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打造内外联通之路。
关企交互 物畅其流
3月20日,一批载有96辆福特乘用汽车的集装箱搭乘“丝路海运”班列自江西抵达厦门,并通过“海铁联运”无缝衔接直运海外。货物申报人上海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黄伟聪经理介绍说:“海关的多式联运‘一单制’模式让我们实现了水陆物流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加上进出境船舶申报全流程无纸化便利,使得船舶预约登临到放行时长压缩了30%。”
为了进一步推动“海丝”和“陆丝”的高效衔接,今年以来,厦门海关积极推广进出口货物多式联运直通模式,货物享受“一次委托、一次付费、一单到底”的便利化政策,企业从预约登临到船舶放行平均时长压缩15%,全程运输最快仅需8天,与传统模式相比节省2-3天,物流成本降低10%。
从智能物流到智慧港口,从智能研判到智能处置,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海关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大平台、微服务、小终端、富生态”的海关信息化建设模式,满足了进出口企业多层次多样化需求。2024年以来,共通过“关企交互”业务场景交互信息11848条、企业线上补充材料4479票,集装箱船舶的靠泊作业待时由1.23小时压缩至0.8小时。
顺势监管 货畅其行
往返于印度卡基纳达港、坎德拉港—厦门港是“丝路海运”印度—福建石材航线的“快速路”之一,争分夺秒的集装箱周转效能不仅令进口企业省时间、省人力,更能直接纾解港口堆存压力。进口卸船分流功能将进口货物的分流信息无缝嵌入港口物流作业环节,待查验货柜由运输船舶直接卸载到指定区域,减少了二次吊柜、装卸、运输的环节,集装箱周转时效提高了90%以上。
身处对外开放第一线,厦门海关持续推进监管理念、制度机制、业务模式的全方位、系统性转型升级,将海关监管最大程度顺势嵌入企业生产经营、国际贸易物流链条之中,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施智能式循链监管,在更好维护国门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智慧旅检 人畅其途
作为福建省客运量最大的空港口岸,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也是全国第四大国际中转机场。面对每日27条国际航线近万名进出境旅客的通关监管,依然能保持平稳高效有序的作业效率,这得益于海关“智慧旅检”项目的场景实施。
3月22日早上6时许,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由巴黎飞至厦门的MF826航班刚刚抵达,厦门机场海关的关员已经等候在预检X光机前,依托“先期机检”智能监管模式,不到25分钟,便完成了286名旅客的全部托运行李判图。“先期机检就是将机检设备嵌入到托运行李分拣线,利用旅客接受卫生检疫、办理边检业务的时间,完成托运行李物品的过机检查,提升旅客通关体验。”
随着海关“智慧旅检”项目的推进,厦门海关不断深化场景运用,托运行李“先期机检”、海关查验辅助智能审图等改革一项项推进,入境旅客“无感通关”的体验感更加凸显。据统计,今年以来,厦门机场海关共计监管进出境航班5426架次,进出境旅客74.92万人次,进出境人员80.06万人次,入境人员通关时长同比缩短近40%。
厦门海关将继续大力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拓展智能化设备和科技手段应用,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进一步优流程、提效率、降成本,推动福建从贸易大省向贸易强省转型提供有力保障。(余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