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伴随着汽笛的长鸣,外籍货轮“巴特西”号在秦皇岛海关监管下缓缓驶离山船重工15号泊位,结束了28天的维修改造,起航出境。
“修造船行业的多元化需求,就是海关监管创新和服务升级的切入点。我们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监管智能化、信息化,构建便利企业的全过程监管链条,实现精准、高效监管。”秦皇岛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监管二科科长杨毅介绍,在“巴特西”轮修理期间,该关共计对41票次、193万元供船物料实施了监管验放。
为支持辖区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秦皇岛海关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抓手,对维修与新造船舶全过程实施创新性监管,将船舶航行靠泊动态、船员换班情况、在港修理业务等项目纳入信息化系统,实施“7×24小时”全天候作业模式,保障入境修理船舶“即靠即检”,入境船舶靠泊即可作业,压缩船舶在港等待时间。“一船一策”顺势监管,针对进口体积大、精度高的船用设备,采取预约查验、并批检验的方式,缩短整体货物检验周期;对修船油漆、稀释剂等大宗物料实施“集中审批、分批供应”,保障船舶修理项目及时开展。对新造船一次登轮检查,完成《船舶免予卫生控制措施证书》签发、船员快速验放等,缩短船舶出境通关时间,提高作业施工效率。
“我们在船舶维修过程中遇到过很多问题,比如修船周期长、供退船物料多等,秦皇岛海关主动进行政策指导,细化服务举措,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山船重工修船部负责人车德新说。
秦皇岛海关关长张文国表示,船舶制造维修是海洋装备制造产业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该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国际航行船舶制造维修产业发展。今年一季度,该关监管入境维修船舶25艘、新造船舶出口3艘。(刘巍、吕银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