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装载着13艘工程类船舶的世界第三大半潜船“华瑞龙”号从福建宁德灶屿锚地起航,驶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几内亚。
“这次出口的船舶都是由宁德本地企业自行开发制造,用于我国企业在西非地区进行矿产资源海上物流过驳,接下来还有8艘船将出口几内亚。”福建易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林宇良说。该批出口船舶中,有一艘新造浮吊过驳船,属国内首次制造,拥有全变频高速运转模式和重载模式,具有装载效率高、维修方便等特点,整体设计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由于“华瑞龙”轮船体巨大,必须下潜到海面以下数十米进行装载作业,难度大、时间长,福州海关所属宁德海关“一企一策”定制通关方案,安排专人跟踪协调,实施“直到直装”“预约查验”等通关便利化措施,缩短船舶出口周期约一周时间。
近年来,福建船舶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力度,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努力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随着我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往来日趋频繁和深入,以及国际海洋运输装备及海洋开发装备需求增长,“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为福建省船舶出口的重要增长点。据福州海关统计,2024年福建省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船舶109.4亿元,同比增长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