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本报通讯员 陈业坚
近日,海口海关所属洋浦海关针对海南亿为贸易有限公司进口的一批需掏箱彻查的孔雀石原料及其加工半成品、成品,创新采用“区外查验+智慧监管”模式,通过精准施策为企业节约通关成本超40%。
“查验全程在自有仓库完成,在降低货损风险的同时,通关便利度也进一步提升!”海南亿为贸易有限公司企业关务总经理潘堃高兴不已。
传统口岸查验需多次拆装箱作业,耗时较长且易造成货损。在获悉企业诉求后,洋浦海关迅速启动“一企一策”服务机制,将查验作业延伸至企业自有仓库实施。通过先期机检、前置单证审核、途中智能监管等举措,实现货物“口岸直提—区外查验—直达产线”的无缝衔接,从而有效提升监管效能。
这一创新既是洋浦海关贯彻落实海关总署关于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工作部署的实践案例,也是海关创新监管助力海南自贸港制度型开放的缩影。
“云签发”平台实现原产地证书“秒领”;“区内直转”免除货物“出区申报—再入区”流程,实现货物“零运输”流转;“预检验+分送集报”压缩通关时长50%;“互联网+核查”模式实现“跨境磋商”,缩短作业时间达5个工作日……海关不断推出的创新举措,进一步优化了口岸营商环境,助力跨境贸易再提速。
洋浦港作为海南最大的对外开放口岸,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压力测试的前沿阵地,需要以更加智慧的监管理念和手段实现“管得住、放得开、通得快”。
洋浦海关大力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深化应用移动单兵设备、5G智能执法记录仪和电子智能锁等科技手段,实现查验作业“一站式”完成。此外,该关还推出“无纸化通关”系统,让企业可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时获取查验进度。查验结果电子签章即时生效,使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从申报到放行的所有手续,有效提升通关效率。
针对辖区企业面临的鲜活农产品易腐、精密仪器及贵金属易损等难题,洋浦海关打出服务“组合拳”:组建跨境贸易服务专班,建立“企业问题清零”台账,通过“附条件提离”、区外查验等多种模式创新,在保证安全监管的前提下,提升通关效率,节约企业通关成本超40%。
洋浦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关将持续推进“提前申报”“附条件提离”等便利化措施,积极开展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以制度集成创新为引擎,聚焦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以智慧监管叠加靶向服务,助力儋州洋浦打造海南自贸港“样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