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舟山打造全球保税船燃加注中心
刊发日期:2025-07-09
本报讯 浙江舟山位于我国南北沿海航路与长江水道交汇的枢纽位置。数据显示,2024年舟山保税船燃加注总量达726万吨,连续位居全球第四大船加油港。今年上半年,杭州海关所属舟山海关监管保税船燃加注出库总量达339.3万吨,同比增长2.87%。
7月7日,杭州海关瞄准舟山实际发展情况,以支持舟山“打造全球保税船燃加注中心”为目标,推出16条措施,以政策“大礼包”的方式,提升舟山保税船燃加注全球竞争力,加速构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我们最关注的是‘三仓’属性便利化调整制度创新,这是切实打通了我们企业发展堵点的一项措施。”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业务部主管徐舟娜说。
“三仓”属性便利化调整制度创新是本次推出的16条措施之一,旨在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根据经营需要,申请调整保税仓、出口监管仓、内贸仓“三仓”属性,让企业可以灵活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比如我们将内贸仓转为保税仓后,就可以存储保税油品,开展保税贸易,而将内贸仓转为出口监管仓后,便可存储出口油品。”徐舟娜介绍,叠加“高低硫保税燃料油混兑”“两仓功能叠加”等政策,可以便利企业更加灵活地开展不同性质油品仓储以及不同税号油品混兑等业务,帮助企业灵活调配仓储资源。
为释放更大政策红利,杭州海关依托油品数字化监管手段,全面优化“三仓”属性调整流程,将审批时长压缩50%以上,实现监管严密、调整便利。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16条措施覆盖多领域改革,主要包括实施保税船燃加注审批作业改革,建立国际航行船舶审批服务中心,整合船舶进出境手续办理、保税船燃加注作业审批等相关业务,实现“一口受理、一个标准、一站办成”;创新船燃智慧化监管,支持升级完善“海上数字加油站”,构建覆盖油库提油、驳船运输、船舶加注全链条的数字监管场景,实现“无感监管、智能风控”。同时,措施还注重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长远发展,支持拓展油品期现货保税交易品种,深度激活大宗商品金融属性,助力完善产业生态链。
“这16条措施协同发力,将进一步助企提质增效、规范发展,推动实现更优监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严打私,有效助力舟山打造‘效率最高、服务最优、成本最低’的千万吨级全球保税船燃加注中心。”杭州海关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通讯员 谢艺强 王子敬)